|
|
|
作 者:杨桂欣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0 年 |
ISBN:978721604505X |
页数:354 页 |
支持介质: |
图书介绍:纪实文学。揭示了1949-1979年在中苏美政治风云的大背景下国共两党的政治交锋以及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导者为统一祖国所作的努力。
|
|
|
图书封面及目录 |
 一 经历各异,殊途同归 二 “左联”初期的战友情谊 三 延安岁月互相支持 1.丁玲早于周扬到达陕北并筹建中国文艺协会 2.丁玲当红军,奔赴前线,一路写作不辍 3.毛泽东书写《临江仙》词赠丁玲,丁玲编写《红军长征记》 4.丁玲组建并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奔赴抗日前线 5.周扬寄希望于丁玲等创办的《战地》 6.“鲁艺”院长周扬大力支持丁玲主编《解放日报》文艺栏 7.周扬读了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流过眼泪”,并把它置于《解放区短编小说选》首位 8.周扬的沉默,未尝不是对丁玲的支持 四 丁玲和周扬在解放战争中 1.周扬很关心并安排丁玲的工作 2.周扬为何怨怼丁玲 3.周扬坚决挽留丁玲同他一道工作 4.莫斯科的掌声和中国作协机关的议论 五 怎么打出一个“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 1.宗派和权力结合就一定是祸害 2.“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是怎样打出来的 六 丁玲的申辩 七 张际春为组长的调查小组 1.调查小组的成立 2.调查小组的结论及其改写 3.周扬向丁玲表示歉意 4.丁玲同儿子谈自己的所谓问题和与周扬的关系 八 周扬借反右派斗争之势 1.先把丁玲打成大右派 2.在打倒丁玲的同时打倒冯雪峰 3.“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首当其冲的是所谓“丁玲的人” 九 以张际春为组长,专门复查丁玲的历史 1.专门小组的成立和新《结论》没有得到中央批复 2.周扬不再同意已经上报中央的关于丁玲历史的新《结论》 3.反右派斗争补课,李之琏和黎辛等遭殃 十 《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和《文艺报》的“再批判”专栏 1.如此这般的“大辩论” 2.提前说说周扬后来对《大辩论》的态度 3.“再批判”规模的宏大和持久 十一 丁玲主动去北大荒劳动改造,中宣部开具的“介绍信” 1.1958年的春节和清明 2.中宣部给丁玲开具的“介绍信” 3.“文革”前,周扬也关心过在汤原农场的丁玲 十二 周扬笑谈历史功过和丁玲的反驳 1.《周扬笑谈历史功过》 2.丁玲的反驳 3.周扬与丁玲,是谁堵塞了交谈的通道 4.周扬领导中国作协复查办公室所作的《关于丁玲同志右派问题的复查结论》 5.周扬拒绝中央组织部关于恢复丁玲党组织生活的建议 十三 中共中央批准发出《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 1.《通知》及其发出前后 2.周扬怎样对待《通知》 3.周扬把延安“抢救”运动中关于丁玲的材料留给后人,意欲何为 十四 历史结论问题给丁玲造成的痛苦和党给她的最大幸福——谈丁玲《党给了我新的生命》 后记——驳所谓的周扬执行“阳谋”论 附录 丁玲同志生平 周扬同志生平 一、拨乱反正的历史结论必须坚持——中国丁玲研究会针对《百年潮》杂志发表《丁玲历史问题结论的一波三折》一文召开的专题座谈会纪要(涂绍钧整理) 二、丁玲晚年陷入怪圈之谜/张永泉——丁玲历史问题结论的一波三折》辨析 三、丁玲与毛泽东关系始末 四、丁玲生平大事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