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书名页 1.2.总序 1.15.目录页 1.17.第一章 “灯寒方学剑”——任鸿隽的革命生涯 2.18.一 家世与故乡 2.28.二 “书生事业”的起步 2.40.三 走向革命 2.55.四 革命后的反思 1.65.第二章 觇国者“先观学界”——任鸿隽的科学观 2.66.一 在政治之外求建设 2.85.二 徘徊在“物质”与“精神”之间 2.99.三 疗治中国学术的“虚症” 2.112.四 作为材料、方法与精神的科学 2.133.五 民族的与世界的 2.156.六 “建立学界”的实践 1.169.第三章 推进“人类智识的前线”——任鸿隽的大学观 2.170.一 建立学界“尤要”之具 2.179.二 大学为“智识之府” 2.209.三 学术自由与改造社会 1.246.第四章 建设“内地鄙塞之乡”——任鸿隽出长四川大学始末 2.248.一 30年代初的四川大学 2.256.二 任鸿隽接长川大 2.266.三 《川行琐记》风波 2.291.四 任鸿隽去职 1.296.第五章 “以全国为目标”“与世界上求竞争”——任鸿隽对四川大学的治理 2.297.一 “现代化”与“国立化”观念的提出 2.310.二 “妙选”师资,进行人事改革 2.321.三 厚植根基,提倡“自动发展” 2.328.四 注重实际,筹划“国难”教育 2.336.五 扩大生源,担当“国立”责任 2.338.六 倡导体育,洗雪“文弱之耻” 2.341.七 培育“国士”,打破畛域观念 2.344.八 改进设备,谋划“永久计划” 1.355.第六章 “此人已走”——任鸿隽的最后二十五年 2.357.一 战时学术的守夜人 2.371.二 亲手为事业画上句号 1.379.附录 任鸿隽年谱简编 1.382.参考文献 1.397.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