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 者:袁晓兰,刘富刚本册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0 年 |
ISBN:9787533322779 |
页数:389 页 |
支持介质: |
图书介绍: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是地理学各专业考试的公共课程,本书结合每年考试重点,分章节进行系统辅导与练习。
|
|
|
图书封面及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1.1地理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1.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1.2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1.1.3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学派 1.1.4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2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1.2.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2.2自然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1.2.3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1.2.4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 1.2.5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重要领域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第二章 地球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2.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1.1宇宙和天体 2.1.2太阳和太阳系 2.1.3宇宙中的地球 2.2地球的运动 2.2.1地球自转 2.2.2地球公转 2.3地球的圈层构造 2.3.1地球的圈层分化 2.3.2地球的内部构造 2.3.3地球的外部构造 2.4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4.1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2.4.2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第三章 地壳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3.1地壳的组成物质 3.1.1化学成分 3.1.2矿物 3.1.3岩石 3.2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3.2.1概述 3.2.2构造运动的特点 3.2.3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3.2.4地质构造及其地貌表现 3.3大地构造学说 3.3.1板块构造学说 3.3.2槽台说与地洼说 3.3.3地质力学学说 3.4火山与地震 3.4.1火山 3.4.2地震 3.5地壳的演变 3.5.1地质年代 3.5.2地壳演化简史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第四章 大气与气候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大气的组成与热能 4.1.1大气的成分 4.1.2大气的结构 4.1.3大气的热能 4.1.4气温 4.2大气水分和降水 4.2.1大气湿度 4.2.2蒸发和凝结 4.2.3水汽的凝结现象 4.2.4大气降水 4.3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4.3.1大气的水平运动 4.3.2大气环流 4.3.3主要天气系统 4.4气候的形成 4.4.1气候和气候系统 4.4.2气候的形成 4.4.3气候带和气候型 4.5气候变化 4.5.1气候变化简史 4.5.2气候变化的原因 4.5.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第五章 海洋和陆地水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5.1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5.1.1地球上水的分布 5.1.2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5.2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5.2.1世界大洋及其区分 5.2.2海及其分类 5.2.3海水的组成 5.2.4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5.3海水的运动 5.3.1潮汐与潮流 5.3.2海洋中的波浪 5.3.3洋流和水团运动 5.4海平面变化 5.4.1海平面变化的原因 5.4.2七万年来的海平面变化 5.4.3近百年的海平面变化 5.4.4 21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 5.5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5.5.1海洋资源 5.5.2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5.3海洋环境问题 5.5.4海洋环境保护 5.6河流 5.6.1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5.6.2水情要素 5.6.3河川径流 5.6.4河流的补给 5.6.5流域的水量平衡 5.6.6河流的分类 5.6.7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5.7湖泊和沼泽 5.7.1湖泊 5.7.2沼泽湿地 5.8地下水 5.8.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5.8.2岩石的水理性质 5.8.3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 5.8.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 5.9冰川 5.9.1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 5.9.2地球上冰川的分布 5.9.3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第六章 地貌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6.1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6.1.1地貌成因 6.1.2地貌成因学说 6.1.3基本地貌类型 6.1.4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6.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6.2.1风化作用 6.2.2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6.3流水地貌 6.3.1流水作用 6.3.2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 6.3.3河流地貌 6.3.4准平原与山麓面 6.4喀斯特地貌 6.4.1喀斯特作用 6.4.2喀斯特地貌 6.4.3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 6.5冰川与冻土地貌 6.5.1冰川地貌 6.5.2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6.6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6.6.1风沙作用 6.6.2风沙地貌 6.6.3黄土与黄土地貌 6.7海岸与海底地貌 6.7.1海岸地貌 6.7.2海岸的类型及其演化 6.7.3海岸带的地质灾害 6.7.4海底地貌与海底沉积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第七章 土壤圈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7.1土壤圈的物质组成与性质 7.1.1土壤含义 7.1.2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7.1.3土壤形态 7.1.4土壤的物质组成 7.1.5土壤的性质 7.2土壤的形成 7.2.1成土因素学说 7.2.2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7.2.3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7.2.4主要成土过程 7.3土壤的分类 7.3.1土壤分类 7.3.2国外土壤分类 7.4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 7.4.1土壤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4.2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 7.4.3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 7.4.4耕作土壤分布规律 7.4.5世界土壤分布 7.4.6中国土壤分布 7.5土壤类型特征 7.5.1有机土 7.5.2人为土 7.5.3灰土 7.5.4火山灰土 7.5.5铁铝土 7.5.6变性土 7.5.7干旱土 7.5.8盐成土 7.5.9潜育土 7.5.10均腐土 7.5.11富铁土 7.5.12淋溶土 7.5.13雏形土 7.5.14新成土 7.6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7.6.1土壤资源 7.6.2世界及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7.6.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7.6.4土壤资源和合理利用和保护 7.6.5土壤资源评价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第八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8.1地球上的生物界 8.1.1生命起源及其演化 8.1.2生物分类系统 8.2生物与环境 8.2.1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 8.2.2生态因子与生物 8.2.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8.3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 8.3.1种群及其一般特征 8.3.2生物群落 8.4生态系统 8.4.1生态系统的概念 8.4.2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8.4.3生态系统的功能 8.4.4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8.5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8.5.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8.5.2陆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格局 8.5.3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8.5.4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8.5.5水域生态系统的分类 8.6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8.6.1农业生态系统 8.6.2城市生态系统 8.7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8.7.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8.7.2生物多样性价值 8.7.3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 8.7.4生物多样性保护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9.1环境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9.1.1环境与环境问题 9.1.2环境科学 9.2环境污染问题 9.2.1大气环境污染 9.2.2水体污染 9.2.3土壤污染 9.2.4固体废物污染 9.3全球性环境问题 9.3.1全球性环境问题概述 9.3.2全球气候变化 9.3.3臭氧层破环和损耗 9.3.4酸雨污染 9.3.5生物多样性锐减 9.3.6土地荒漠化 9.3.7森林植被破坏 9.3.8淡水资源危机和海洋资源破坏 9.3.9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 9.3.1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9.3.11当代中国环境问题 9.4可持续发展战略 9.4.1环境伦理观 9.4.2可持续发展战略 9.4.3科学发展观 9.5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9.5.1清洁生产 9.5.2循环经济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第十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与应用 考查范围 知识点归纳总结 10.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0.2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10.2.1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 10.2.2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10.2.3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0.2.4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 10.3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与能量转化 10.3.1能量基础 10.3.2能量转化的功能 10.4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 10.5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10.5.1自然地理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 10.5.2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10.5.3自然地理环境的反馈 10.5.4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 10.6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0.6.1地带性规律学说 10.6.2地域分异规律 10.6.3地域分异的规模——地域分异的尺度 10.6.4垂直带性 10.6.5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0.7土地类型研究 10.7.1土地的含义 10.7.2土地分级 10.7.3土地分类 10.7.4土地评价 10.8综合自然区划 10.8.1区划 10.8.2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 10.8.3区划的方法 10.8.4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10.9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10.9.1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10.9.2人类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0.9.3人地关系理论 10.9.4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协调发展 题型练习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