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 者:(美)莱文森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1 年 |
ISBN:9787309079227 |
页数:248 页 |
支持介质: |
图书介绍:本书详细介绍了当代最热的新媒介形式,包括博客、维基百科、聚友网、脸谱网等的功能、传播特点、优势及潜在问题等。发人深省又深刻有趣。
|
|
|
图书封面及目录 |
 1为什么要称为“新新”媒介? 1.1新新媒介涵盖以前新媒介的原理 1.2为什么要称为“新新”媒介而不是社交媒介、银屏艺术或Web2.0、3.0? 1.3新新媒介的分类 1.4新新媒介在硬件和软件里的演化速度 1.5首要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学习 1.6各章顺序与内容 2博客网 2.1电子书写简史 2.2永久的博客,无所不写 2.3对评论的控制 2.4评别人的博客 2.5用博客作纠正的评语 2.6《火线》明星斯特林格·贝尔在聚友网上给我来信 2.7博客发表后的修改 2.8远程博客与链接 2.9小组博客 2.10用博客挣钱 2.11用博客挣钱与博客人的理想不能兼容吗? 2.12用图像、视频和小配件装点你的博客 2.13测算你博客的读者人数 2.14不同的博客平台 2.15博客人像旧媒介的新闻记者一样有权享受第一修正案的保护吗? 2.16博客与说客 2.17博客的匿名 2.18为他人写写博客 2.19用你的博客改变世界 2.20一位镇长及其博客 2.21“穿睡衣的博客人” 2.22博客世界既非铁板一块,亦非无所不能 2.23新新媒介与旧形式媒介的紧张进一步加剧 2.24在新新媒介的新闻业时代,旧媒介的报道仍然是需要的 2.25旧媒介与新新媒介的共生:电视剧《迷失》与《危机边缘》的复活节彩蛋 3优视网 3.1“奥巴马女孩” 3.2优视网上的总统初选辩论 3.3电视上好看+优视网=网络上好看 3.4优视网上永不磨灭的印记和民主政治 3.5优视网篡夺电视的功能,成为公共事件的信使 3.6优视网不仅使观者能随时看,而且对制作者免费 3.7奥巴马是新新媒介时代的罗斯福及其新政的再现 3.8优视网的业余明星和视频制作人 3.9病毒视频 3.10病毒视频的弊端 3.11通俗文化里的优视网革命 3.12洛伊·欧比森的吉他 3.13“我的吉他轻轻地哭泣”穿越千秋万代 3.14优视网再现音乐电视 3.15优视网将使iTunes播放器关门大吉吗? 3.16优视网批驳刘易斯·芒福德,并把视频转换为文本 3.17提姆·拉瑟特,1950—2008 3.18优视网的阿喀琉斯脚踵:版权 3.19优视网上的评论起矫正的作用:以弗利特伍兹组合为例 3.20教皇的频道 3.21优视网是国际信息解放者 4维基网 4.1泡菜与伯里克利 4.2包容主义者对阵排他主义者:维基网上英雄的厮杀 4.3编辑的中立与利益的冲突 4.4身份问题 4.5一切维基网用户都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享受平等 4.6维基网页上的透明度 4.7维基百科对阵不列颠百科全书 4.8在报道提姆·拉瑟特死讯时的新旧媒介之争 4.9维基网误报泰德·肯尼迪和罗伯特·伯德的死讯 4.10是百科全书还是报纸? 4.11维基百科会使图书馆不再是必需的吗? 4.12联合王国对阵维基百科 5掘客网 5.1呼唤朋友,花钱买“挖掘”或“埋葬” 5.2新新媒介里的“朋友” 5.3罗恩·保罗与巴拉克·奥巴马在掘客网上对阵 5.4罗恩·保罗与旧媒介 5.5雷迪网、发客网、响闪网与掘客网的选择 6聚友网 6.1“朋友”难以抗拒的诱惑 6.2聚友网上的“网络欺凌” 6.3新新媒介为网络欺凌疗伤的功能 6.4聚友网是一站式社交媒介的自助餐厅 6.5聚友网音乐与新新媒介 6.6聚友网诗歌 6.7聚友网上的电视剧《识骨寻踪》:旧媒介故事与新新媒介的合作 7脸谱网 7.1聚友网对阵脸谱网:主观感觉的差异 7.2聚友网对阵脸谱网:客观存在的差异 7.3脸谱网朋友作为知识库资源 7.4脸谱网朋友作为实时知识资源库 7.5脸谱网小组作为社会政治力量 7.6脸谱网宛若无数小型的政治酒吧 7.7在真实世界中会见网友 7.8在网上与老朋友恢复联系 7.9保护“隐蔽的维度”:清理你的网页 7.10脸谱网禁止母亲的哺乳照 8推特网 8.1典型的即时通讯 8.2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推特网 8.3微博就像表情达意的T恤或珠宝 8.4庞斯网和其他类似推特网的网站 8.5推特网的危险:微博写得太多的国会议员 8.6推特网对阵伊朗的毛拉们 8.7作为微博人的麦克卢汉 9“第二人生” 9.1“第二人生”的历史和运行机制 9.2“第二人生”与真实生活的界面 9.3一次“第二人生”讨论会 9.4肯尼·哈勃,“第二人生”里的天文学家 9.5“第二人生”里的性爱 9.6“第二人生”网上的电视剧《迷失》讨论组 10播客网 10.1如何制作播客? 10.2播客制作蓝图一例 10.3播客的储存与流通:播客播放器、iTunes播放器和RSS实时同步订阅图标 10.4播客成功案例:语法女王 10.5电话上、汽车里听播客 10.6播客书 10.7播客与版权:播客音乐 10.8播客广告 10.9实时流动播送 10.10在线讨论会与视频播客 11新新媒介的阴暗面 11.1前新新媒介的滥用:欺凌、攻击与煽动 11.2网络流言与网络欺凌 11.3网络盯梢 11.4推特网与恐怖主义 11.5利用克雷格分类广告招募人打劫银行 11.6网络垃圾 11.7旧媒介对新媒介的弊端反应过度:图书馆对阵博客人 12 新新媒介与2008年的总统选举 12.1奥巴马使互联网与社群组织联姻 12.2用新新媒介公告副总统候选人失策 12.3互联网上的总统就职典礼及政府工作 12.4总统与黑莓手机 12.5白宫从Web 2.0的“黑暗时代”走向新新媒介 13硬件 13.1 iPhone手机和移动媒介出现的必然性 13.2移动性能的代价 13.3新新媒介使无用之地变得有用 13.4汽车内、公园里和卧床上的智能手机 13.5电池是新新媒介的软肋 13.6 iPhone手机、黑毒手机、蓝牙和大脑 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
|
|
|